关紧思想“闸门” 拉起警示“红线”
■周燕虎 张成名
随着文职人员队伍日益壮大、承担任务逐步增加,文职人员接触军事秘密的机会越来越多,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也更加复杂多样。三军之事,莫重于密。从某种意义上讲,保密工作只有战时没有平时,文职人员走上战位,也要人人谨慎、事事警惕,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时刻关紧思想“闸门”,拉起警示“红线”,守好安全保密底线。
现实中,个别文职人员虽经常接受保密教育,但依然存在一些思想误区。比如,把自己当成安全保密“局外人”,认为既然不穿军装,保密工作就与己无关;有的“身在密中不知密”,认为不在涉密岗位,无密可保、无密可泄;有的嫌麻烦、图省事,以便利工作为由,规避保密规定;有的与地方人员交往时不知轻重、口无遮拦,把军事秘密当成炫耀资本;有的对网络陷阱认识不清,辨别力弱,发帖留言不深思、不谨慎,等等。这些看似“不经意”“差不离”,势必会给保密工作埋下隐患。
我们常说,敌情就在身边,泄密就在瞬间,这从来不是耸人听闻之言。战场上是你死我活的较量,一旦掌握敌方情报,就能抢占先机。反之,己方秘密一经泄露,就会受制于人,甚至遭受重大损失,导致战略全局的被动。有时几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词语,一旦被别有用心者掌握,就有可能经过多源情报融合、综合分析研判生成一条完整信息,使涉密内容一览无余。
保密工作“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无数铁的事实和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很多失泄密问题的发生,往往是因为所谓的无心之言、无意之举。因此,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保密意识一刻都不能弱化,保密工作一刻都不能放松,保密制度一刻都不能落空。广大文职人员要牢固树立保密意识,主动学习保密法规,严格落实保密要求,从自己做起,从小事抓起,从小节严起。要注重养成良好的保密习惯,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敏感,日常工作学习中,对哪些可以使用、哪些必须禁用,哪些适合分享、哪些守口如瓶等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密”不透风。
工作实践中,各级要坚持教育和管理并重,围绕文职人员平时易被忽视的细节、司空见惯的行为,抓细抓小、抓常抓长,积极引导文职人员时时紧绷保密之弦、处处封堵泄密漏洞、事事把牢安全关口。把保密监管贯穿文职人员管理使用全过程,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切实把保密工作落实到细微处。
取样单位 某部保密档案室“杨秘书,再着急也不能省手续”
■姚春妤 袁艺萍
“小赵,能否帮我查一份文件,我急用。”一天下午,某部杨秘书行色匆匆走进保密档案室,提出要借阅一份涉密文件。新入职文职人员小赵很快查到相关文件,要求杨秘书按程序规定填写借阅审批单。
“来不及了,我先借走用一下,有空再来补手续。”杨秘书说。小赵犹豫片刻,正欲点头,一旁整理档案的田高工走上前来:“杨秘书,再着急也不能省手续。只有填写借阅审批单,这份文件才能离开保密档案室。”
杨秘书最终按规定填写了借阅审批单。事后,田高工严肃提醒小赵:“我们管理的每一份资料都事关军事秘密,作为档案工作人员,保密是责任,更是底线。”小赵挠挠头,有些惭愧地表示,自己虽有保密意识,但考虑到借阅人是机关干部,就没好意思开口拒绝。
“保密红线是硬杠杠,不分时间地点、身份职务,任何情况都不能随意触碰。”田高工语重心长地为几名新入职文职人员讲起前几年兄弟单位出现的安全保密管理“灯下黑”问题,告诉大家,讲人情面子,置法规制度于不顾,不仅是对工作不尽责,也是对借阅人员的不负责。
军队档案工作是军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不仅要形成、收集和管理档案,还要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该室利用当月保密教育时机,围绕“查风险、排隐患、提效率、保安全”组织专题研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积极讨论交流,排查档案信息标注不规范、档案存储载体归位不及时、非授权人员进入档案工作区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入侵检测软件更新不及时等潜在风险隐患,学习档案工作责任制、档案工作流程和各项规章制度,针对性优化完善防范措施,封堵安全漏洞。他们还制作借阅流程展板,张贴保密提示标语,不断强化“保密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
“非密定密、低密高定都不合法规。”他们还举一反三,纠治新入职文职人员“密级定得高就是对安全保密工作重视”等片面观念,按照相关规范对确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进行明确,避免过度保密造成管理低效、降低军事秘密的严肃性权威性等。该部领导表示,今后将通过机关查与部门查相结合、重点查与全面查相结合、定期查与随机查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自查自纠、互查互评,使保密意识深入人心,使安全监管成为常态。
取样单位 海军某部“新战友,面对网上信息要谨慎”
■高祖胜 崔文婧
前不久,海军某部文职人员小王在休息时刷短视频,无意间看到一则视频的评论区里,有网友正围绕军队文职人员的话题展开讨论,其中个别言论有些偏激,让小王感到愤懑。他飞快打字,准备以切身经历摆事实、亮证据,好好驳斥一番。
机关干部赵品龙发现后,当即制止了他。“这可能是不法分子的‘钓鱼’手段,目的就是引诱一些军队人员回复跟帖、暴露身份。”经赵品龙提醒,小王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存在泄密风险。他坦言,以往看到网络上讨论装备型号、人员编制的帖子,自己脑海中会拉响保密警报,但这次被一些言论煽动情绪,降低了警惕性。
“年轻军队人员防范意识较弱、鉴别能力不足,容易落入网络‘陷阱’,必须教育引导他们强化敌情意识,织密信息防护网,打赢安全保密主动仗。”党委议教会上,该部党委一班人剖析身边典型案例,深切感到,这几年军队文职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网生一代”占比越来越高,个别不法分子的目标开始向保密意识还有待加强的年轻文职人员拓展,而且花样不断翻新、手段不断升级。
“新战友,面对网上信息要谨慎。”他们组织召开文职人员恳谈会,围绕新形势下的保密问题进行研讨辨析,大家畅所欲言,反映了不少隐患问题。文职人员小孙反映,他有一次通过某网络平台学习专业课程,当直播中出现不怀好意的弹幕时,他没有逞口舌之快,而是及时进行举报。“如果当时回复反驳,很可能不知不觉暴露军事秘密。”小孙说。
该部政治工作处一名领导告诉笔者,单位大多数文职人员奋战在作业一线,其中有不少是涉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常态化保密教育,及时排查泄密隐患,确保万无一失。此前,他们将网络舆情监测纳入保密工作范畴,及时处置涉军舆情,并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契机,邀请驻地国安局、网信办专家对窃密技术进行现场演示。
“保密工作只靠运动式、应急式、打补丁式的方法是不够的,必须关口前移、事前预防,做到苗头早发现、风险早预警、隐患早干预。”该部坚持从源头做实做细相关工作,将保密教育作为文职人员初任培训第一课,常态化组织官兵和文职人员学习讨论保密法规,同时鼓励他们将教育内容融入日常工作,自发开展自我检视、自我剖析、自我反思。
“我刚入职不久,有人通过贴吧私信向我询问单位的人员编制、工作任务。这引起了我的警觉,我立即注销账号,并向上级汇报了相关情况……”在“增强保密意识”群众性讨论活动中,新入职文职人员小李表示,常存警觉之心、常怀慎微之念、常有自省之思,才能多一分冷静,多一分戒备,时刻紧绷安全保密这根弦。
取样单位 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老同学,这个忙我实在帮不了”
■庄汉泽 杨 湛
“老同学,毕业后咱们好久没见了,近来可好?”前不久,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卫生队文职人员陈力丹接到昔日同窗的电话,感到很亲切。不过聊天时,对方提出的要求让她有些意外。
原来,这名同学有个亲戚报考了陈力丹所在单位的文职岗位,得知陈力丹已经入职后,就想通过陈力丹打听一下负责面试工作的考官情况。
“考官、考题都是现场随机抽取的,我们都不可能提前知晓,而且相关信息涉及部队秘密和个人隐私,随意泄露违反保密要求和廉洁纪律。老同学,这个忙我实在帮不了。”遭到拒绝后,同学仍不死心,还想询问单位编制、担负任务等敏感信息,陈力丹都一一回绝,并讲清部队相关纪律和保密要求,对方只能悻悻挂了电话。
其实每到文职人员招考季,特别是各军兵种岗位需求计划发布前后以及面试工作开展前,陈力丹常会接到亲朋好友打听信息的电话。她深知,作为军队人员,文职人员岗位职责具有军事属性,需要参加相应军事活动,同时不同单位、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文职人员具体任务、职责分工有时相差很大。特别是近年来,支队常态担负跨区驻训、应急救援等任务,动用人员装备多、任务涉密程度高,更要时刻绷紧保密这根弦。“地方人员什么都可能问,但我不能什么都答。如果碍于情面透露涉密信息,就会犯错误、栽跟头。”陈力丹说。
该支队领导蹲点调研时发现,陈力丹的经历并非个例。随着军队人员社会地位提升和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地方对军队关注度持续增强,每逢参军入伍、文职招考等特殊时间节点,有的官兵和文职人员会接到亲戚、战友、老乡了解情况、帮忙协调等方面的请求。
着眼相关情况,该支队组织全体官兵和文职人员进行专题保密教育,传达失泄密情况通报,观看警示教育片,并展开“管住手嘴无小事、安全保密记心间”讨论。工作中,他们结合组织军娃夏令营、评选“十佳军嫂”、设置军营开放日等活动,主动展示部队形象,引导大家通过正规渠道了解部队信息。
近日,文职人员小陶接到朋友来电,谈及可能涉及部队秘密的内容时,他立即转换话题。得知朋友想了解文职人员身份定位、培训考核、待遇保障方面的调整优化,小陶提供了多个官方网站和公众号。“要了解文职人员制度的变化与完善,这样的信息更权威、准确,实用性更强。”小陶说。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24.1.17第11版
文职面试资料直接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