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课堂在一线
——无锡联勤保障中心某部助理工程师梅展彬岗位建功的经历
■卓嘉俊 本报记者 赛宗宝 特约记者 尤昕南
深夜,窗外的瓢泼大雨不断拍打着窗户,雨水透过窗缝洇湿了窗台。然而,无锡联勤保障中心某部办公室里,埋头设计图稿的助理工程师、文职人员梅展彬,对此却丝毫没有察觉。
“完成了!终于完成了!”长舒一口气,梅展彬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时钟,时间已是下半夜。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再看看自己面前新鲜出炉的弹药清点器图纸,梅展彬靠在座椅靠背上思绪万千,入职一年多来的往事历历在目。
作为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的高才生,梅展彬在前年过五关斩六将,如愿考取无锡联勤保障中心某部助理工程师岗位。他本以为自己专业素质过硬,很快能在新岗位上一鸣惊人,不承想刚上班没几天就碰了一鼻子灰。
“梅助理,你觉得这个库房温湿度有什么问题?”一次查库时,面对领导突然提出的问题,梅展彬一下慌了神,虽然在库房保管员提醒下完成了读数,可终究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查库结束后,梅展彬立即折返库房,向保管班班长虚心请教,方才豁然开朗。
“学习的课堂在一线,实践的战场在基层。院校里学习的内容有的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要想与实践融会贯通,就必须亲身到现场去看去学,勇于到一线历练成长。”这次小小的挫折没有将刚刚走出象牙塔的他击倒,反而倒逼他为作战靴增添新鲜的泥土,为迷彩服增添浓郁的兵味。
上坡过坎、爬山进洞,那段时间,单位各个角落常见到梅展彬忙碌的身影。“先过去看看”“到现场再说”,这些逐渐成了梅展彬的工作习惯。就这样,许多原本看起来棘手的问题,在他到一线调研后都得以圆满解决。
去年9月,梅展彬配合弹药分队执行弹药紧急收发任务。弹药倒垛、登记出库、快速装车……在他的统筹指挥下,整个流程有条不紊。
然而,正当弹药装载完毕,车辆准备离场时,弯道处一声急促的刹车声传来。看似只是小小的插曲,一个重要细节却被梅展彬捕捉下来——由于惯性,堆垛整齐的弹药箱发生了轻微晃动。
“通用运输车辆后挡板高度达不到车厢内弹药堆垛的平均高度,虽然采取了阶梯式装载方式,但在颠簸路段和紧急制动情况下,还是可能存在弹药被甩出摔落的风险……”梅展彬意识到其中隐藏的风险隐患。
任务完成后,梅展彬迅速拟制了一份风险评估报告,并提出加装全封闭式液压挡板的改装方案。建议提报后,引起了单位领导的重视,很快,所有弹药运输车辆全部完成改装,并投入使用。在装备测试完善阶段,梅展彬还与相关人员多次沟通,为液压挡板增添自动升降功能,有效解决了不同型号车辆和不同收发站台高度的匹配问题。
近年来,身在机关的梅展彬经常走班进排,成了各弹药分队的常客。只要基层有疑问、有需求,他总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调查研究,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梅师傅”。
前不久,梅展彬受领轻武器弹药入库储存任务。出发前,梅展彬向领导汇报说预计几个小时就能完成。可到了现场他却发现,这批弹药箱刚刚从演训场退回来,铅封已经全部被打开。按照规定,只要打开铅封,必须重新清点数量后才能入库储存。那晚,梅展彬与战友们围坐在数万发弹药周围,一直清点到东方破晓。
有没有更快捷的办法,可以提高弹药清点效率?经历了一夜辛劳加班,一个大大的问号出现在梅展彬脑海中。后来有一次,他因病到医院抽血化验,看到摆放试管的器具,突然灵光一现。
为了抓住瞬间的灵感,梅展彬当即在手中一张化验单据背面画出了脑海中弹药清点器的雏形。随后,他不顾身体不适,一头扎进办公室,开始进行新一轮研究攻关。就这样,他参照试管收纳器设计出的多种规格弹药清点器,经上级批准后制作下发到各弹药分队,大大提升了弹药清点效率。
采访中,提及对文职岗位的感受,梅展彬只用了一个简单的词作答——喜欢。也许这足以涵盖他对部队的向往、对岗位的热爱和对专业的执着,更能体现作为一名文职人员矢志奋斗强军、服务保障打赢的笃定信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