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逐步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加快推进东北与东北亚区域合作对于东北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和我国重要的工业与农业基地,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产业,资源、产业、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较强,发展区位、空间和潜力巨大,在国家发展全局中举足轻重。
目前,东北地区要主动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加快推进东北与东北亚地区各领域深层次合作意义重大深远,是我国致力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行动,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东北亚区域合作指明了方向,加快推进东北地区深度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是全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地缘路径之一。
当前,我国推进亚洲合作地缘战略有南北两个方向:向南,主要是建设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自由区;向北,主要是推进面向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在我国新经济发展形势下,东北亚区域合作出现新的契机,建议审时度势、乘势而上,从对接合作战略、转变合作形式、规划合作路径、打造合作重点和保障合作质量五个方面着手,加快推进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的战略对接。
对接合作战略
大力推进东北振兴,我国应积极与俄罗斯“新东方政策”、蒙古“草原之路”构想、韩国“新北方政策”和“半岛新经济构想”进行战略对接。与此同时,推进东北振兴还应将东北亚区域合作与东北振兴战略对接起来。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农业、能源基地和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也是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
转变合作形式
我国应高度重视在东北亚合作中“小多边合作、次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制约东北亚合作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各国间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以及战略互信关系的缺失,而次区域合作恰好能破解此困境,其仅涉及领土的一部分,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目前,大图们江次区域合作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的合作需求,因此,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大的格局和视野开展次区域合作。
首先,进一步突出和强化地方政府在次区域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可以考虑将东北三省整体升级为参与东北亚合作的先导区,使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享有更大的对外开放自主权与优先权。
其次,加快推进黄渤海大湾区建设。黄渤海湾区港阔水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体系发达,基础设施完备,毗邻辽宁、山东、天津沿海经济带和产业园区,拥有世界级的城市群,是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的集聚区,面向东北亚全方位合作的门户。加快推进黄渤海湾区建设,形成区域合作的扩散效应和溢出效应,带动、引领和辐射环黄渤海经济圈,有利于最终形成东北亚全面高质量的区域合作。
规划合作路径
东北亚区域合作不能搞“大水漫灌”,而应讲究“先后顺序”,其原则是先易后难、层次推进。
首先,可以从各方都关注的地域性问题入手,如东北亚地区的环境治理合作、能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领域的合作等。在这些地域性问题中,很多方面都涉及东北亚各国首要关切的生存及民生问题,比如空气质量的区域防控、各国间的水陆交通建设、石油天然气的合作开发等,相对容易推进和操作。
其次,再从民心相通的地域文化推进。主要是加快推进东北亚地区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体育文化等合作,以东北三省和东北亚诸国相邻地区为主体,以文化、旅游、体育赛事为载体,打造东北亚文化圈。以此为抓手,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由功能性合作向更高层次合作发展。
打造合作重点
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因此应高度重视打造合作重点的重要性,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从扩大对外开放的角度来看,东北地区应更加有效地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从而以合作促发展、促转型、促振兴。
首先,建议进一步巩固东北地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战略地位。国家安全关乎国家发展大局,是国家社会经济全面进入高质量快车道的“定海神针”,应进一步加强与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提高和巩固东北地区在国家“五大安全”方面的作用和地位。
其次,建议通过深入合作扩大市场、倒逼改革,助推东北地区“补短板”。一是全力助推东北地区形成对外开放合作的大格局,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水平,扩大海外市场;二是助推东北地区的产业升级换代,为东北振兴提供新动力,提高东北企业的技术水平,并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资金积累;三是着力解决东北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通过政策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实现东北经济协调发展;四是助力东北地区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东北地方政府切实转变职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创建适应国际合作新形势的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提高合作质量
在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应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要提高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社会效益,坚持目标导向而不仅仅是以短期的利润最大化作为导向。
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应始终坚持以产业结构优化、转换经济增长动力为目标。特别是应借鉴先进经验,结合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构建以我为主的“双环流价值链”投资模式:一方面吸收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承接、转化世界先进技术,逐步形成创新优势。另一方面加大与蒙古、俄罗斯远东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力度,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共同发展。
与此同时,应注重研究东北地区深度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价值链整合,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兼顾社会效益方面,要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在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应加快形成促进本地区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优先推进绿色金融、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方面的合作,大力提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让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