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感受到中国创新的力量”(一带一路中外媒体采访调研行)
本报记者 李林宝 张博岚 高 炳
“咔嚓”“咔嚓”……伴随自动化机器人手臂的摇摆,一个个变速器零配件的齿轮完成了咬合。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的车间里,上百台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该公司全球销量领先的重型变速器,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销往世界各地。
日前,“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短期访学班的学员们走进西安高新区和港务区,近距离感受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中国制造的高水平令人赞叹。”《秘鲁人报》编辑加布里埃尔·瓦尔迪维亚对记者表示,“这里团队的研发力量以及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紧密程度令人惊叹。只有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才能不断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企业才能取得更好发展。”
在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的车间里,乌拉圭《脸孔与面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马特奥·格里尔听得认真,记得仔细。他对记者感叹道:“中国科技发展速度令人印象深刻。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中国创新的力量。希望今后乌中两国间能有更多合作。”
在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工作人员有关5G通信技术的展示引起了学员们的兴趣。墨西哥通讯社音像部副主任萨尔瓦多·阿瓦雷斯说:“之前就听说中国5G通信技术很厉害,今天我亲眼见到了。这次来到陕西,我对中国先进的工业技术有了更深了解。”
在中欧班列“长安号”始发站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学员们观看了集装箱运输、中转、装卸等作业流程。西班牙埃菲社北京分社社长哈维尔·加西亚与西班牙《理性报》记者克拉拉·纳比奥接连问道:“地图上铁路线的不同颜色分别代表什么?”“往来于不同地区中欧班列的货物有什么区别?”……克拉拉·纳比奥表示:“通过这些集装箱和地图上的铁路线,我可以想象这些货物在中国、中亚及欧洲国家之间往来的情形。中欧班列比空运费用低,比海运速度快,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往来,造福沿线民众。”
车声隆隆,阿根廷美洲电视台24频道记者安德烈斯·佛洛雷斯在现场架起三脚架,开始了自己的报道:“大家好!我现在位于中欧班列‘长安号’旁的集装箱码头,这里太震撼了……”他对记者表示:“拉丁美洲目前还没有如此发达的铁路线,能够来到西安,见证中欧班列的运行,我感到十分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