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48-8001

感悟高伯龙的“激光人格”

2019-09-24 09:17:52
来源:解放军报
TAGS:

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高伯龙,毕生致力于激光陀螺技术的科研攻关。尽管世间已无高伯龙,但人们赞誉他是“一束永不消逝、至纯至强的激光”。

“国之重器,须以命铸之。”激光陀螺是高新装备实现精确运行和精准打击的“导航之芯”。48年前,钱学森将激光陀螺的技术原理写在两张小纸片上,郑重地交给了国防科大人。在以高伯龙为代表的几代国防科大人接力拼搏下,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高伯龙就像一束足够强大、足够纯粹、足够绚丽的激光,聚焦使命,义无反顾。

像激光一样执着专注。普通光源是向四面八方发光,而激光则具有定向发光、方向性好的特点。从事科研工作,也需要这种精神。重大研究成果往往难以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量变积累的过程。越是科技创新要求迫切,越是要下一番沉潜的功夫。据统计,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从立项到结题的研究时间平均为11.4年。如果盲目追逐热点、随意变换研究方向,往往挖不到“真金”。高伯龙把国家的选择当成自己的选择,带领团队刻苦攻关、默默坚守近半个世纪,奏响了一曲自主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的激昂乐章。

像激光一样纯正纯粹。普通光源发射的光子波长不同,不同波长对应的颜色各异,而激光波长基本一致,是一种颜色极纯的单色光。这种纯粹和高伯龙的人格极为相似,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庸俗、苟且、贪婪等字眼,也找不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半点影子。他治学严谨到几乎不近人情:当博士生导师33年,从他名下毕业的博士只有14人,而且大部分没有按时毕业。他生活俭朴到安于温饱:“穿着5块钱的背心,干着上亿元的大事”“很少按时吃过饭,有时甚至一天只吃两顿饭”。“驱驰名节重,淡泊素心存。”人要想真正在科学上干出一番事业,物质刺激不出来,虚名捧不出来,只能凭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科技创新的兴趣,静心笃志、潜心研究“钻”出来。

像激光一样聚焦能量。与太阳光相比,激光的亮度是太阳光的百亿倍,而且聚焦一点可产生上百万甚至上千万摄氏度的高温。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在科研条件非常落后、国际上技术封锁严密的情况下,高伯龙咬定青山不放松,坚信“别人能干成的,我们也一定能干成”,克服了一个个常人无法想象的难关,创造了激光陀螺技术领域里的“中国精度”。当前,我军建设正处在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期,加快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对高水平科研队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登山的保险绳,决不能交到别人的手里。”军队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树立雄心、奋起直追,坚定不移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始终保持敢为天下先的志气和“日日行,不怕千万里”的信念,努力把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新时代强军事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责任编辑:郑智杰

查看全部

热门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