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提示
●未来无人作战,将突破现在人们对时空的概念,广泛渗透到战场各个角落,对抗行动的空间范围将波及整个作战领域,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全天候、全空间、全方位作战。
●无人作战将使联合作战进程进一步加快,而且作战一旦发起,可能将不存在战役暂停甚至作战阶段转换,“持续快速瘫体失能打击”将成为未来联合作战的基本作战模式。
作战形态是作战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和状态。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信息时代的作战与以往时代相比,已经在对抗形态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而无人作战的出现及未来广泛运用,又将使作战形态在对抗重心、行动空间、作战方式与指挥控制上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变化。
对抗重心转向智能较量
作战对抗是力与智的较量,但过去作战能力的发挥,始终离不开士兵在战场上的拼杀,离不开人的体能、技能和智能的直接支撑,在“面对面”的对抗中,力的作用不断凸显。而在无人作战中,智能较量将被直接显现出来,并且具有主导性和决定性。
从装备特征来说,未来无人系统将大量运用微电子、人工智能等技术,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具备自主作战能力,能够完成原来必须在人参与下才能完成的复杂作战任务,这是将人的智能“物化”到无人系统中,反映了人的智力的间接较量。
从作战行动来说,无人作战平台自主实施机动与作战的前提,是操控人员依据作战对象、作战目的、作战任务、战场环境和己方情况等对其进行的预先任务规划和行动设计,是将人的作战思想、谋略艺术以数据格式形式通过软件输入到无人系统中,按照人的作战意图和人的战术思想在行动,其作战全过程是人的智能水平的展现。
从人的作用来说,无人作战力量的广泛运用,使人类从繁重的战斗任务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作战问题、研究作战问题,将更大的精力用于作战的谋划、行动的设计等智力领域的对抗,战场上的体力型直接搏斗将极大减少。
由此可见,无人作战是人的智力因素在发挥效应并起主导作用,它将人的智能注入无人作战平台中,并延伸和体现到战场上各个空间、各个领域的行动中。未来作战中,敌对双方将通过各种手段,把干扰和影响对方作战人员的思维、意识、心理、情绪等作为重点,围绕破坏、干扰对方认知而防止己方认知被对方破坏、干扰的认知对抗展开较量,人的心智失常、决策失误将导致战场上无人作战行动的失败。
行动空间达到全域多维
信息化战场呈现出陆、海、空、天、电、网、心多维一体特点,但是由于受到人的生理、心理极限和其他多种因素制约,现有有形物理空间的部分领域人类还无法或不便涉足,存在诸多“真空地带”和“无人区域”,真正的全域多维空间作战还远远没有达到。比如,高海拔地区、核生化沾染区、极地、深海、太空、外太空以及敌内部的核心场所等,有人作战平台和装备是无法有效进入的。而无人系统由于“平台无人”,具有“不怕伤亡”等天然优势,能够快速部署并进入到有人作战力量无法或不便涉足的危险、恶劣环境和空间中,长时间、高强度地遂行各种复杂、艰巨的作战和勤务保障任务。
另外,随着无人系统向高空、高速、深潜和小型、微型化两个方向发展,作战维度也向两端扩展。一方面,高空、高速和深潜型无人作战平台,飞得更快、更高、更远,潜得更深,向外极大拓展,空间范围可涵盖空中至太空全高度、陆上高山至低谷全地形、海上浅海至深海全深度,能够实施多空间、多方向、多角度同时突破,实现了维度“外扩”。另一方面,小型、微型无人作战平台,可渗透到敌内部空间,进入诸如敌作战决策的核心场所和武器系统的要害部位,或窃取核心情报,或对目标节点进行破坏,对关键和核心人员进行杀伤,实施“内窥式侦察”和“微创式打击”,实现了维度“内扩”。目前已经研制成功的纳米机器人,则可通过撒播进入敌区,通过呼吸、进食渗入人身体内,将形成无人战场的全新作战空间。
因此,未来无人作战,将突破现在人们对时空的概念,广泛渗透到战场的各个角落,对抗行动的空间范围将波及整个作战领域,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全天候、全空间、全方位作战。
作战模式突出持续瘫体
信息化战争,在完善的侦察探测系统和战场网络支撑下,精确制导弹药广泛运用,作战双方都力争通过毁点、断链、瘫体的精确毁伤而快速达成作战目的。无人作战的出现则将这一作战模式推至更高层次,能够以连续紧凑的作战行动持续施压,实现持续瘫体失能,致敌无力反抗而遭到失败。
一方面,由于无人系统“平台无人”,无人作战力量可部署性强,能够进入全域多维战场空间,与有人侦察探测系统形成立体、多维的分布式预警探测体系,使得侦察更全面、情报更准确、态势更实时,为快节奏实施作战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同时也能够从多维空间发起对敌攻击。另一方面,无人作战平台续航时间长,持续作战能力强,且无人作战力量与有人作战力量相比,力量的损失主要是无人作战平台,其后续梯队投入、新生力量补充,比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后才能投入战场的有人作战力量要快,因而能以连续的兵力投入实施持久作战,能够长时间、持续地保持高强度的进攻态势,使敌难有反击和喘息的机会,直接压垮对手,使战役战斗速度和进程加快。而且未来在强大战场情报保障系统和网络化指控系统的支撑下,无人作战力量可以从陆上、海上、水下、空中、太空等多维空间,对敌要害目标、关键节点进行全方位的精确探测和精准突击,快速瘫痪敌方的作战体系,迅速致其作战功能丧失,进而实现对敌对抗能力和抵抗意志的有效剥夺,达成己方作战目的。
因此,无人作战将使联合作战进程进一步加快,而且作战一旦发起,可能将不存在战役暂停甚至作战阶段转换,“持续快速瘫体失能打击”将成为未来联合作战的基本作战模式。
指挥控制更加精确直接
信息化战争中,指挥体系趋于扁平化、网状化,指挥层次压缩,指挥跨度增加,并且依托先进的指挥信息系统和战术互联网,各指挥中心、作战单元和武器平台间的信息流通和交互更加快捷,改变了以往指挥体系“纵长横短”的树状层级结构,指挥员能够通过屏幕近实时感知战场态势。但由于对具体行动细节掌握得不全面和指挥手段条件限制,也很难在指挥上对一线战场情况作出快速响应,更做不到战略指挥介入战术行动、战役指挥直接控制单兵作战。要实施直达末端的“点对点式”指挥仍然是指挥员的一种理想。而无人作战技术的出现则可能使这种理想成为现实。
无人作战平台与操控人员的分离,使大量士兵成为无人作战平台的操纵员,可以与指挥人员身处同一场所,联系更加直接、更加紧密,结束了在空间上、时间上的分离状态。这不仅使指挥员指挥控制士兵(即操纵人员)更加直接,也使指挥员指挥控制前线的无人作战平台和配合无人作战行动的有人作战力量更加直接。因为指挥员通过无人作战平台传回的战场实时情况,同步观察前线作战,能够与前线作战部队几乎在同一时间看到完全相同的战场景象,这就为指挥员向最底层部队下达命令成为可能。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一位准将在旅指挥中心通过“捕食者”无人机传回的战场实时态势,直接向前线分队指挥官下达了包括部队如何部署甚至每一个战斗人员如何配置等超出其职责范围的战术命令。
无人作战中,指挥员直接指挥无人作战平台的操纵员,指示其该向哪个方向机动、打击哪个目标、投射什么类型及多少磅的弹药等,这些以拧“七千英里长螺丝刀”的方式下达战术命令的“战术将军”现象,可能会使一线指挥员无所适从,给正常的作战行动造成不便,但由于无人作战指挥的便捷性,实际上也给指挥员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指挥方式选择,他既可以实施“一竿子插到底”的直达式点对点、端对端的指挥,控制单平台作战和战术分队行动,也可以通过战场综合态势图和无人作战平台传回的战场实况,静观其变,实施“权力完全下放”的自主式监视指挥,在必要时才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