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师教育发布2020军队文职面试模拟题:跳出家长权威与快乐教育的对立 跳出家长权威与快乐教育的对立 【背景链接】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名童装模特在拍摄期间被妈妈殴打的视频,当事母亲引发众怒,人们纷纷指责其对女儿动手的行为。但是,不久前,舆论同样声讨四处惹祸的 熊孩子 ,不少人甚至明确表示 熊孩子打一顿就好了。 对于熊孩子,网友纷纷表示 深受其害 ,兼之绘声绘色的捣蛋故事,滋长了舆论的愤怒。 当孩子不服从家长的管束,家长应该怎样处理?社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清晰。 在传统中国教育观念中,父母需要在孩子面前确立权威,孩子犯错了得实施包括体罚在内的诸多惩戒。如果不这样做,就是 养不教,父之过 了。孩子因为惧怕惩罚而按规矩做事,避免犯错,家长从而达到 管教 的目的。 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输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单纯惩戒模式的不合理。 快乐教育 赞赏教育 开始流行。但人们旋即发现,家长权威丧失后,孩子越来越 不听话 ,其行为习惯、个人品德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于是 适当体罚 适度惩戒 等反思潮流涌现。对于孩子的 不服管教 ,家长到底该怎么办?是惩罚多一点,还是包容多一点?这个问题变成了家家都有的 难念经 。 家长该不该教训孩子这一争论,反映了 父母-子女 二元对立的思维。家长有权威,教训犯错的孩子,能对他们的错误行为和缺点形成 压制 ,但难免造成亲子疏离、孩子自尊心受挫、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家长权威不够,或者有意实行 快乐教育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往往更亲密,家庭氛围更民主,但难以纠正小孩的不良行为习惯 这种将父母和子女看成权威争夺者的思维,造成双方的冲突对立,也让家长陷入不知如何应对孩子犯错的窘境。 (《中国青年报》2019年4月23日《教育 熊孩子 跳出家长权威与快乐教育的对立》 谭影子)。 【题目预测】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名童装模特在拍摄期间被妈妈殴打的视频,当事母亲引发众怒,人们纷纷指责其对女儿动手的行为。但是,不久前,舆论同样声讨四处惹祸的 熊孩子 , 熊孩子 的劣迹层出不穷,例如试图推倒孕妇、踢踹车内乘客、破坏公共设施等,不少人甚至明确表示 熊孩子打一顿就好了 ,如何教育 熊孩子成了一大难题 。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熊孩子 这个代名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甚至对 熊孩子 是一个敬而远之的态度。社会上对如何教育 熊孩子 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对待 熊孩子 应该跳出家长权威与快乐教育的对立,不能一打了之更不能任其自流。 视频中的妈妈采取惩戒的方式来树立权威从而教育孩子,有部分人对该家长的教育方式是持反对的态度,其实他们反对也不是没有理由的。第一,如果当孩子放错误时就用体罚或者惩戒的方式进行教育,会让孩子心理产生阴影,自尊心受挫,甚至是家长与孩子之间会产生隔阂,不利于和谐家庭的建设;第二,过度的惩罚,会阻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甚至孩子会害怕犯错,在犯错的时候不敢让父母知道,从而演变出更为严重的问题;第三,会让孩子的价值观出现偏差,不利于良好性格的养成。认为只要采取 武力 就可以将问题解决,从而对父母的行为进行模仿。 这部分人更提倡的是要语重心长的跟孩子进行沟通,快乐教育,其实这样的方式确实有其可取之处。第一,可以跟孩子建立友好的关系,会让孩子更听的进去父母的教导;第二,可以让孩子还在在自己产生疑惑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父母进行沟通,避免问题的恶化,同时还通过父母的经验传授,让自己更好的成长;第三,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建立一个美满的幸福家庭。 但是 快乐教育 确实也有它的不足,例如如果孩子本性爱玩,这种方式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因此题目中有另外一部分人支持视频中妈妈的行为,会觉得对待 熊孩子 应该要 打一顿 ,其实也是有他们自己的考虑。第一,可以通过惩戒的方式让孩子注意到自己身上的不足,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长记性,下不为例;第二,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树立家长的权威,让家长说话更有分量,当问题将要发生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语言来阻止问题发生;第三,可以给周围的孩子一个警醒的作用,让其他的孩子引以为戒。 无论是 树立权威 还是 快乐教育 的教育方法都有其可取之处,它们其实并不对立,在我看来,我们要尝试采取将二者有机统一的教育方式来对待 熊孩子 。第一,我们要把孩子放在与我们平等的地位上进行沟通,不能觉得孩子心智不成熟而小看了孩子本身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第二,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找到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发泄还是模仿他人的行为,只有找到最根本的源头,才能够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第三,家长要起到一个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俗话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以身示范;第四,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孩子的性格特点而有侧重的进行教育,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