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类时政类题目在军队文职面试中十分常见。这类题目在出题的时候往往会给同学们设置多重障碍,而其考察点也相对比较多样化。综合分析类题目考察的时候会结合近期发生的热点。所以同学们不仅需要全面清晰的了解题目结构及内容,还需要对热点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把握好题目的主要方向。建议同学们在备考期多关注近期发生的时政热点类问题。
【题目一】对温家宝总理提出的“让人民活的更有尊严”这句话,谈谈你对“更有尊严”四个字的理解。
【题型】综合分析题型-社会现象
【参考要点】
1、“更有尊严”的提出体现了党和政府工作重心,彰显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传递出党和政府践行“以人为本”的决心和信心。
2、提出“更有尊严”是因为我们把尊严分为物质层面的尊严和精神层面的尊严,而如今物质层面的尊严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但精神层面的需求矛盾却越来越突出。
3、要让人民活的更有尊严,在制度上向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进行转变;在国家的发展理念上,向关注精神文明建设转变;在干部思想上向以人为本、注重群众需求转变。
【参考答案】
“让人民活的有尊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国家要保护人民的自由和人权,要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句话是温家宝总理在春节前新春团拜讲话时所说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体现出了党和政府工作的重心,彰显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传递出党和政府践行“以人为本”的决心和信心。
人的尊严的实现,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物质层面的尊严和精神层面的尊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财富的累积,温饱线以下的人群越来越少,而实现小康甚至富裕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在一定程度上,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满足,物质层面的尊严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但与此相对应,随着人民物质需求逐步得到保证,精神层面的需求矛盾却越来越突出,如有序参与政治的诉求,公共事件的知情权、公民地位被承认和权利被尊重等。这让不少人觉得幸福感并没有随着收入的提升而提升,不少人甚至觉得活的没有尊严,“很卑微”。
有尊严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维护公平的社会;有尊严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尊重弱者、保护弱者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一是在制度设计上,应该由注重追求效率向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进行转变,由集中满足群众的基本物质需求到侧重满足人民群众的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转变。二是在国家在发展理念和干部的考核指挥棒上,应尽快走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追求GDP的发展误区,向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以及政治文明建设上进行转变,在关注群众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要更加关注社会公平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诉求,向更尊重人全面发展。温总理的期待也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相信通过制度设计上、国家发展理念上以及干部思想上的转变,人民群众一定能够活的更有尊严。
【题目二】中国有7000万贫困人口,但却是奢侈品消费大国,对此有何看法?
【题型】综合分析题型-社会现象
【参考要点】
1、本题核心反映的是我国目前贫富差距较大,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格局。
2、经济发展不均衡,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导致出现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
3、解决缩小贫富差距应做到:加大对于贫困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使收入分配格局向合理化转变;加强引导和宣传,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
【参考答案】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这与拥有7000万贫困人口的国情相比,表明我国目前贫富差距较大,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格局。如果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势必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不仅不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还与我们的发展目标——共同富裕背道而驰。
贫富差距较大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政策,而西部地区的经济还是很落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在经济总量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是东西部经济发展还是不平衡,贫富差距还是较大。二是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导致居民收入的非透明化、非制度化、非稳定化。非制度收入和非法收入的普遍存在,以及实际收入水平的不可测算,严重影响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同时直接影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结构。三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部分低收入群体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包括我国户籍制度较为严格,限制了劳动要素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合理流动,居民不能通过变换地区来缩小收入差距,居民在失业了之后也无法享受到失业补助及再就业培训等。
为了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我们应该在坚持改革开放及重点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做到:首先,加大对于贫困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深入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并积极引导发达地区定向援助欠发达地区,在资金、政策及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相应援助,实现经济反哺,共同发展。其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更多的向公平倾斜,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让社会财富从社会的顶端流向下层的普通百姓,真正实现收入分配格局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进行转变。最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使其生活有基本保障。健全失业保障金制度,保证失业者在待业期间的生活费用,并通过待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帮助失业者重新就业。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要通过税收等手段,对奢侈品的消费采取收取重税来补贴相应税收,并适当的限制奢侈品的消费。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社会财富就像是一个蛋糕,将过多的蛋糕分给少数人就必然会导致奢侈、浪费。我们应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下手,在将蛋糕做大的同时,将蛋糕分好,最终真正地实现共同富裕。
【题目三】河南赵作海以故意杀人罪被误判为死缓。执行入狱11年后,河南省高院于今年5月8日再审作出改判:撤销省法院复核裁定和商丘中院判决,宣告赵作海无罪。针对赵作海案,谈谈你的看法。
【题型】综合分析题型-社会现象
【参考要点】
1、本题核心反映的是我国司法工作存在责任追究不明、缺乏监督等问题,不利于我国法治型政府的建设。
2、分析产生的原因是:部分官员错误的政绩观及命案必破的办案理念作祟;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司法监督机制过于陈旧。
3、为了维护政府形象,建设法治型政府,我们应做到:加强工作理念的宣传,使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给杜绝冤假错案提供一个法律保障;创新司法监督机制,加大案件的审查力度。
【参考答案】
赵作海案曝出之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已经得到了纠正,相关责任人员被追究责任,国家也对赵作海进行了赔偿和补偿,但是这一河南版“佘祥林案”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司法工作存在责任追究不明、缺乏监督等问题,不利于我国法治型政府的建设,应当引起我们的深刻思考和有针对性地解决。
赵作海案等冤假错案的产生让人们对政府的公信力、威信力及法律的公平、公正性产生了怀疑,这也会对被冤枉群众的生命健康、财产造成不良的影响。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部分官员错误的政绩观及命案必破的办案理念作祟。破案率现在已成为很多公检法工作人员政绩考核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导致部分工作人员为了相应的政绩,不惜以造假或刑讯逼供等违法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这就导致了一些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成了冤假错案的“替罪羊”,这不仅仅是对于法律的亵渎,也是对于群众的不公平。其次,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办案人员在进行办案的过程中缺乏制度上的约束,往往会凭经验、凭感觉、凭巧合来断定案件的实际情况或是因为盲目追求破案率而忽略案件的真实性,而出现冤假错案后往往是用金钱进行弥补,没有感受到切肤之痛。最后,司法监督机制过于陈旧。现如今我国的司法模式是侦破靠公安机关,公诉靠检察院,审判靠法院。从理论上来讲,这样的模式可以使得三大机构各司其职,配合天衣无缝,可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出现了各机构没有任何配合,单打独斗的局面,或者是相应的监督不够合理,出现了个别盲目信任的渎职行为。
所以,为了维护政府形象,建设法治型政府,我们应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疑案的清查工作,而同时也要做到:首先,加强工作理念宣传,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公检法的队伍中对工作人员进行正确工作理念的宣传,严把准入关口,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思想进行定期培训,使其达到办案人员最基本的能力标准。其次,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给杜绝冤假错案提供法律保障。对于冤案办案人员的惩处绝不能仅仅予以党纪政纪撤职等处分而不了了之,而是应该充分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将冤假错案的办案人员绳之以法,用法律进行制裁,唯有这样的责任追究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和杜绝冤案的出现。最后,创新司法监督机制,加大案件的审查力度。可以在案件侦破阶段公检法三个机构派出办案人员共同参与,形成联合交叉的办案格局,互相监督、制约、均衡办案,防止单打独斗的办案格局,防止单方定性说了算,有效减少和遏制冤案的发生。总之,我们应该以赵作海案件为借鉴,加强制度上的建设、树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观,完善司法、行政和审判机制,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才能够保证司法严明、公正公平。
总之,综合分析的考察就是对于考生一种思维模式的考察,如果考生的回答观点模糊,内容不丰富,对策没逻辑。最终会导致考官对于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产生质疑,直接影响的不仅是这一个测评要素的成绩,由于其是第一个测评要素,所以还会给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导致后面的成绩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希望考生能够在备考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接下来练习的时候能把握住这个关键,杜绝这些共性问题。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军队文职面试的时候取得一个好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