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48-8001

军队文职药学中能量代谢和体温的知识点

2018-08-04 16:47:58
来源:红师教育
TAGS:

军队文职药学考点一:能量代谢

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一)能量的来源:三磷酸腺苷(ATP)是体内的能量转化和利用的关键物质,是体内直接的供能物质和储能物质。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糖是体内主要的功能物质,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蛋白质在长期不能进食等特殊情况下也参与供能。

(二)能量的利用:营养物质所释放的能量中,热能不能被利用,但对维持体温非常重要,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可被机体利用来完成各种生理机能活动,如合成、生长、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神经传导、主动转运等。营养物质在体内转化时,50%以上以热能形式释放出来,剩余的化学能则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中。

(三)能量平衡:指机体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之间的平衡。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一)原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二)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几个概念

1.食物的热价:1g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2.食物的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

3.呼吸熵: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量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

4.非蛋白呼吸熵:由糖和脂肪氧化时产生的CO2量和消耗O2量的比值。

(三)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

1.直接测热法:

2.间接测热法:

3.双标记水法: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一)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

(二)精神活动:当精神活动处于紧张状态时热量可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不随意肌张力增加,以及某些内分泌激素(肾上腺素等)释放增加引起。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使在安静状态,也会出现能量代谢率增加的现象,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

(四)环境温度:人处于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境中最稳定,温度高于30℃或低于20℃代谢都将增加,体温每升高1℃,代谢将增加13%左右。

四、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是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代谢率则是指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精神紧张、食物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

考点二:体温及调节

一、体温

(一)体温及其正常值:临床上所说的体温是指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临床上通常用口腔、直肠、腋窝的温度来代表体温,正常值分别为36.7℃~37.7℃、36.9℃~37.9℃、36.0℃~37.4℃。

(二)体温的生理性波动

1.体温的昼夜变化: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2.性别的影响:男性体温比女性体温略低0.3℃。女性体温还随月经周期而变动。

3.年龄的影响:新生儿体温高于正常人。老年人体温偏低。

4.肌肉活动的影响:肌肉剧烈活动时,体温可上升1~2℃。

5.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及进食等均可影响体温。

(三)体温相对恒定的生理学意义:保证体内新陈代谢顺利进行。

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一)产热过程

1.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安静状态)和骨骼肌(运动状态)。

2.形式:机体安静时在寒冷环境中主要依靠寒战产热和非寒战产热两种形式增加产热量。

(1)寒战是指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特点是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寒战是寒冷条件下最有效的产热方式,可提高代谢率4~5倍。

(2)非寒战产热又称代谢产热,以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量为最大。

(3)产热的

3.调节:

(1)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体液因素。

(2)神经调节:寒冷刺激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使甲状腺激素和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

(二)散热过程: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

1.散热方式

(1)辐射散热: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较冷物质的散热形式。

(2)传导散热: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3)对流散热:通过气体流动进行热量交换的一种散热方式。

(4)蒸发散热:指机体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来散失体热的一种形式。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将成为唯一有效的散热方式。蒸发散热有两种方式:  ①不感蒸发;②可感蒸发(发汗)。

2.循环系统在散热中的作用:寒冷环境中,交感神经活动加强,皮肤小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温下降,散热量减少;炎热环境中,交感神经活动下降,皮肤小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大,皮温升高,散热增加。

三、体温调节

机体通过自主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来控制产热与散热过程的平衡,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

(一)温度感受器

1.外周温度感受器:是存在于皮肤、黏膜和内脏中的对温度变化敏感的游离神经末梢。

2.中枢温度感受器:是指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在血液温度升高时,放电频率增加的神经元,称为热敏神经元;而在血液温度下降时,其放电频率增加的神经元,称为冷敏神经元。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以热敏神经元居多。

3.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在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组织中表达广泛,在温度感受中的确切作用尚不清楚。

(二)体温调节中枢

1.体温调节中枢的部位:主要位于下丘脑,PO/AH是体温调节中枢整合机构的中心部位。

2.体温调定点学说:PO/AH可通过某种机制决定体温调定点水平,体温调节中枢就按照这个设定温度进行调节。

(三)温度习服:机体在低温或高温环境下,逐渐产生适应性变化,使机体最大调节能力增强的现象称为温度习服,包括热习服和冷习服。

经典例题1:在测量基础代谢率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测量可在24小时内任何时刻进行

B测量前一天晚上的饮食不受任何限制

C受试者应处于睡眠状态

D受试者无精神紧张和肌肉活动

红师解析:本题答案为D。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状态: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测定前至少禁食12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T:。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基础代谢率。

经典例题2:关于体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寒冷环境中,随着气温下降,手、足部皮肤温度降低最为显著

B临床上所说的体温是指机体表层部分的平均温度

C核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各部分之间的温度差异很小

D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等情况对体温会产生影响

红师解析:本题答案为B。生理学所说的体温,是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故B选项错误。

红师教育提醒您:军队文职药学的能量代谢和体温中,我们需要主要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机体的产热和散热等。



责任编辑:李兴科

查看全部

热门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