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48-8001

用群众路线破解“旁观者效应”

2019-12-24 09:55:21
来源:学习时报
TAGS:

工作和生活中,总有人不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算“事已关己”仍会“高高挂起”。比如推进改革中,有的人冷眼旁观,认为改革是“领导”和“上级”的事,跟自己没多大关系;有的人袖手“装睡”,遇见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走,看见困难低头走;有的人口头拥护,却不愿意“改革从我开始”……

明明是改革的受益者,却只想当改革的旁观者,不愿做改革的参与者。是不是让人费解甚至匪夷所思?其实,说怪也不怪,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典型的“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使然,这种效应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普遍存在。所谓的“旁观者效应”是指:如果单一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某项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通常会做出积极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大大减弱,面对困难或遇到需要担当责任时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责任。“旁观者效应”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明明相关,却要旁观,如此作壁上观,不能再继续。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必须叫醒“装睡”的旁观者,就必须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步一个脚印拼搏奋斗。

如何破解“旁观者效应”的不利影响?如何让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别无他法,唯有用好“群众路线”这个法宝。有一则关于毛泽东走群众路线的故事,至今仍发人深省、引人深思、给人启迪。

1941年,陕甘宁边区清涧县农村,农妇伍兰花的丈夫在山上用铁犁耕地时,不幸被雷电击毙。伍兰花一边悲痛,一边大骂“世道不好”等。有关部门闻讯后,把伍兰花拘押到延安,要作为反革命案从严处理。毛泽东知道后,立即进行了阻止。当晚,毛泽东与伍兰花聊天拉家常了解到:伍兰花家有六口人,婆婆年老瘫痪,三个娃都还小,里里外外全靠丈夫支撑着。中央红军来了以后,家里分了五亩地,头几年收的公粮少,家里有余粮;但近几年公粮交得多了,还有干部多吃多占。如今她丈夫死了,家里的顶梁柱就没有了。毛泽东从群众的怨声骂声中发现了问题,并举一反三,下决心与其他领导同志一道,采取一系列措施改进工作。这个故事深刻说明,只有走群众路线,才能找准问题的“症结”,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只要信任群众,走群众路线,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就一定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破解“旁观者效应”的不利影响,让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最大限度激发群众动力,最大限度减少发展阻力。如此这样,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90多年来,无论是“唤起工农千百万”,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还是“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取得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牢牢抓住并充分运用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秘诀。

今天,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更需要强化群众路线,“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既解决认识提高问题,又解决行动自觉问题,使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落地稳、扎根深,落实到每个党员行动上,贯彻到治国理政实践中。

责任编辑:郑智杰

查看全部

热门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