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奋发有为的新时代文职人员
文丨田时珍
随着改革强军深入推进,我军文职人员编设范围有所扩大、专业覆盖更为宽广、职能使命不断拓展,日益成为未来联合作战不可或缺的支援保障力量。作为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的时代产物,文职人员肩负的是强军责任,贡献的是强军力量,援战保战是这支队伍履行职能使命的应有之义,必须坚持向战而行、为战而练。从实际情况看,个别文职人员仍存在一些思想偏差,谋战向战的思想树得不牢。笔者以为,坚持姓军为战、勇于向战而行,争当奋发有为的新时代文职人员,需要破除三种不良心态。
破除“旁观论”。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专门增设“职责”条款,明确文职人员根据需要参加军事训练和战备值勤,在作战和有作战背景的军事行动中承担支援保障任务、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这样规定正是基于文职人员岗位职责的军事属性。文职人员与现役军人在战场上应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共同完成任务。近年来,我军在联合军事演习、联合搜救、联合救援以及维和护航等任务中,都有文职人员的身影,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为服务备战打仗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充分证明,文职人员决不是战场的旁观者,而是重要的参与者。
破除“打工论”。个别文职人员把战位当工位、入职不入心,把自己和单位的关系看成简单的劳务关系,对部队缺少感情、对事业缺少认同;有的认为自己只要干好本职就行,对备战打仗的事不用太上心。须知,文职人员和现役军人站在同一支队伍里,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去认识自己、定位自己。要铸牢忠诚品格、强化军魂意识、厚植家国情怀、扛起为战责任,在练兵一线、吃劲岗位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摔打磨砺;要坚持为打仗而来、为胜战服务,着力把视野投向中心点、把眼光放在长远处,跳出“小我”圈子,主动挑担子要任务,不断提升对战斗力的贡献率。
破除“无用论”。目前文职人员主要来自公开招考,所学专业、自身经历与军事专业契合度有待加强,有的文职人员感觉自己从未接触备战打仗,对上战场的概念十分模糊。还有个别转改文职人员认为,转改后远离作战主战场,岗位与备战打仗关联不大,难以在战场上有作为。这种心态既影响个人进步,也影响备战质效。无论是社招还是转改文职人员,都是基于强军事业需要进行的制度安排,无论是直接作战还是支援保障,每项工作都连着战斗力。平时我们完成的每一项任务、付出的每一点辛劳,都是为战斗力打基础,都是为打胜仗做准备。因此,文职人员要自觉主动深度融入作战支援保障链路,发挥骨干中坚作用,为推动强军兴军、制胜未来战争贡献力量。
总之,新时代文职人员打仗的属性永远不能变,打仗的意识永远不能淡,打仗的使命永远不能弱,要自觉强化“保战”的本事,砥砺“援战”的血性,养成“研战”的自觉,做好“转战”的准备,切实担负起服务保障备战打仗的使命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