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逻辑判断这一节对考生是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既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又需要具备逻辑分析与推理能力。
军队文职人员考试判断推理类题型考点精讲:
军队文职人员考试考点一:翻译推理
【军队文职人员考试考点点兵】
翻译推理解决的是两句话之间的条件关系,它往往以关联词来联接两句话,从而确定二者之间的具体逻辑关系。
所以,当题目中出现这些关联词,并且题目的提问方式是“由此可以推出”,就可以断定这是一道翻译推理题。
翻译推理的解题思路非常简单:先翻译再推理。主要涉及三种命题的翻译和推理。
(一)军队文职人员考试:假言命题的翻译和推理规则
假言命题又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解题步骤:
(1)翻译,即将逻辑关联词转化成逻辑符号形式的过程
(2)推理,即运用相应的推理规则得出结论的过程
(二)军队文职人员考试:联言命题的翻译和推理规则
联言命题是两个命题间并存关系的复合命题。
(三)军队文职人员考试:选言命题的翻译和推理规则
选言命题是指两个命题间至少有一个存在的复合命题。
翻译推理需要牢记翻译规则和推理规则,并且熟悉掌握一系列的替代表达。在联言命题和选言命题部分我们知道了“且”和“或”的真假判断,在此我们把它转化成一个更为好用的规律,即德摩根定律。
(1)非(A 或 B) 等价于 非A 且非B
(2)非(A 且 B) 等价于 非A 或非B
如何由左边快速转化成右边,只需记住“负号进去,或变且,且变或”即可。
军队文职人员考试考点二:真假推理
【军队文职人员考试考点点兵】
题干中存在若干论断,即有几个人围绕题干中讨论的话题,发表意见。题干的表述存在有真有假的情况,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该题为真假判断型题目。
真假推理题型的解题思路主要是:
首先找关系,其次看其余。
找关系主要是找“矛盾关系”或者“反对关系”,看其余主要看阐述有几真几假的那句话。
(一)军队文职人员考试:矛盾关系
1、军队文职人员考试矛盾关系的含义:
矛盾关系是指非此即彼的一种关系。例如:男与女。
真假判断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如果以上论断中有且只有一个说真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如果以上论断中有且只有一个说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2、军队文职人员考试矛盾关系的表现形式
⑴“A” 与 “非A”
例如:小王是好学生;小王不是好学生。
⑵“所有的S 都是P” 与 “有的S 不是P”
例如: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是男生;我们班有的同学不是男生。
“所有的S 都不是P” 与 “有的S 是P”。
例如: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不是男生;我们班有的同学是男生。
⑶“P → Q” 与 “P 且非Q”
例如:如果你考上公务员,那么我们就在一起;你考上公务员了,但是我们没有在一起。
⑷“P 且Q” 与 “非P 或非Q”
例如:今天中午吃米饭和面条;今天中午没有吃米饭或没有吃面条。
“P 或Q” 与 “非P 且非Q”。
例如:周日下雨或刮风;周日没有下雨且没有刮风。
军队文职人员考试矛盾关系的特性:矛盾之中必有一真一假。
(二)军队文职人员考试:反对关系
1. 军队文职人员考试反对关系的含义
并列,但是除了已知的两方面以外,还有其他情况。例如:苹果与梨。
2. 军队文职人员考试反对关系的表现形式
⑴“所有的S 都是P”与“所有的S 都不是P”
例如: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是女生 ;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不是女生。
⑵“有的S 是P”与“有的S 不是P”
军队文职人员考试反对关系的特性:两个有的,必有一真,可以同真;两个所有必有一假,可以同假。
真假推理题目在军队文职人员公共科目考试中是一个必考点,但考查并不难,主要集中在矛盾关系的考查,所以牢记矛盾关系的表现形式和矛盾关系的特性就变得尤为重要。而贯穿做题始终的“找关系,看其余”的做题思路更加需要考生牢记与熟悉。
【军队文职人员考试判断推理类往年真题】
(2016 年真题)某天,甲乙丙丁四支股票中只有一只涨了。对此:小李、小王、小张和小陈有如下叙述:
小李:或者甲股涨了,或者乙股涨了;
小王:如果甲股涨了,那么丙股也涨了;
小张:乙股没涨,丁股涨了;
小陈:甲股和乙股都没有涨。
如果这四个人的叙述中有一句不符合实际情况,那么当天上涨的股票是( )。
A. 丁股 B 甲股
C. 乙股 D. 丙股
【军队文职人员考试红师教育解析】本题答案为A。
分析题目可以发现这是一道翻译推理和真假推理相结合的题目,我们需要先翻译题干。
小李:甲涨或乙涨;小王:甲涨→丙涨;小张:乙股没涨且丁股涨了;小陈:甲股没涨且乙股没涨。小李和小陈之间的话构成矛盾,其余信息告诉我们有一句不符合实际情况,
可知这句假话在小李和小陈之间,小王和小张都是真话,因此乙股没涨,丁股涨了。故答案选A。